矽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杨拴盈从只想当赤脚医生到带领科室追赶 [复制链接]

1#

推荐语

随着王辰院士提出的「三驾马车」战略的逐渐清晰,稳步落实,「PCCM科规范化建设」这几个字越来越多地被呼吸人听到、感悟和关联。几年来,这项引领呼吸学科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大工程,被人们评价为极具前瞻性的「宏图韬略」。从最初的模糊概念和设计,到逐渐实现成为呼吸学科科室发展同质化的新格局、硬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制定者、行业管理者、院长、科主任、医生、护士、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都曾有过质疑,有过犹豫,有过顿悟,有过欣喜……无论身在其中、扮演哪种角色,他们都目睹和深切感受了「PCCM科规范化建设」给自己和行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PCCM科规建项目自年6月1日启动以来,截至年12月31日,共认定家,已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实地认定共家(医院家、医院家),培育单位家。年的认定也在有序开展,目前为止,年有家医院报名,其中59家医院已认定(未公布认定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呼吸界》记者对10余位参与者进行了深度专访。自4月19日起,《呼吸界》推出了系列报道《规建与我》(共10期),和大家一起感受中国呼吸前行的脚步和脉搏。

人物——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PCCM科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采访金句:要把科室带到一个「高度」上……尽管这里是西北,但水平决不能是过去人们想象中的那个「大西北」

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PCCM科规建优秀单位之一,近3年来在周围人的注视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办公环境、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科室及病房从原来仅占一层楼的二分之一扩大到4层整栋楼;医疗设备焕然一新,仅去年就购入多万国内先进诊疗设备;诊疗水平、信息化建设不断飞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3年招进20多名博士,科室能力全面提升……采访前,我们眼所能及、耳所能闻的只是西北这家医院呼吸科嬗变的数据,当与担任科室主任不到5年时间的杨拴盈教授聊完后,才为其讲述的酸甜苦辣的故事而顿生感慨。

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陕西铜川耀县的地地道道「西北人」,对吃苦有着深刻记忆。在他眼中,过去的呼吸学科是何旧貌?学科从以往众所周知的「不被重视」到如今「众所瞩目」历经过几次发展契机?他曾被哪些场景和画面震撼过?上任两年时遇PCCM科规建项目,又给他的人生计划带来了哪些改变?……访谈中,杨主任始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那是他学医、从医生涯中的艰难点滴;是他带领科室团队在PCCM科规建的洗礼之下迎来的华丽转身,以及旁人或许难以理解和体会到的那份「壮志不言迟」的情怀。

医疗条件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缺设备、缺药物……这些是我对那个年代医疗环境的最深印象

我从医缘起于我父母。我父亲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几十年,每到冬季发病时全家人就过得异常艰难,因为每到逢年过节、学生开学,家中就早已是「青*不接」。父亲舍不得花钱看病,硬是拖到最后成了肺心病、呼吸衰竭;我考上医学院的第一年,母亲因胆囊炎发高烧,医院,当我看到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患者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愈发坚定选择从医这条路,只因深感这份职业是何其光荣与神圣。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医疗条件十分有限,药物紧缺,医院对疾病的诊断也并不见得准确。记得我大二下半学期,一通电话从我们镇上打来,通知我晚上去西安市邮局接电话,晚上我才得知父亲肺病急性发作需要住院。我将父亲接到距学医院,医院诊断他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可我当时根据他的症状判断,他应该已有肺心病等相关并发症、呼吸衰竭了……医生给我父亲用庆大霉素治疗,3日后症状有所减轻,父亲出院回家了。此后每年冬天,我都给父亲买庆大霉素回家,他就这样一直坚强地活着,一直到最后。

我一心只想本科毕业后回我们镇上当个「赤脚医生」,为乡亲治病。但医学它就像一个「金字塔」,你只有不断积累、向上攀登,才能有机会解释心底不断迸出的「困惑」,以及你从事的领域里一直悬而未解的难题。于是越深入地学习,就越发现自己有太多不足,惭愧心促使我不得不努力向前。年,我本科毕业被分配到西安医院呼吸内科,又在导师的鼓励下开始考研。当时我们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像现在正在进行的PCCM科规建项目,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是根本难以想象的。医院工作深恐临床经验不足而出错,没有CT,更没有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手段极其有限,我们放射科主任李老师的影像学经验非常丰富,他收藏有约多张胸片,于是我每晚都会到放射科看,每张片子都做笔记,看完全部胸片后,墙角的笔记堆了3尺高。……当时要想获得更多诊断方面的经验,只能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翻看旧期刊。而临床诊断基本上靠典型体征或症状判断。

曾有一位患者给我留下过很深印象:这个30多岁的年轻患者是铜川某水泥厂的一名工人,因发烧1月余来到我科,以「发热待查」被收住院。当我们把感染性、非感染性原因,包括自身免疫病、血液病、肿瘤、内分泌疾病等一切都排查一遍,没发现任何问题,唯独做同位素全身骨扫描时发现他全身多处的放射性浓集。这种表现常见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大家想方设法找原发肿瘤,最终发现脾脏有一个低密度阴影,可又不好取活检。更离奇的是,最后这个患者竟然稀里糊涂就退烧了,复查骨扫描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直到出院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个病例在我心里留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成了一个谜,至今无解。没有好的手段为患者把疾病查清楚,医疗条件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缺设备、缺药物……这些是我对那个年代医疗环境的最深印象。而罹患老慢支、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往往经济条件差、工作条件差、居住环境差,穷人居多,因此整个效益和医护人员待遇也不理想,科室得不到重视,自然规模发展不起来,也很少添置新设备……这些,都是过去那个年代不争的事实。

但要说到近几年来呼吸科最明显的变化,我的最深感受还是要从年PCCM科规建项目开始以后。PCCM科规建项目我认为它首先是一个宣言,标志着呼吸学科的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第二它是一个纲领,让我们有章可循。以往没有这样的规范和要求,从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培养,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更没有具体目标和方向。有一些亚专业方向对我们而言发展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睡眠、肺间质性疾病、戒烟等。医院呼吸科可能从十几年前就有,但实际是形同虚设,比如睡眠监测室就是一间房子摆在那儿,几乎不做病人,医院机器都放坏了。我们科年就购买了多导睡眠仪,但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没有以睡眠为亚专业的医生,从年到年整整15年过去了,平均每年能做十几例病人。因此,PCCM科规建项目有明确的蓝图,给科室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相当震惊,那个村子里年轻力壮的男性几乎都是「尘肺」,很多都是Ⅲ期且合并结核……深刻地认识到科室必须有一次飞跃

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从地域看它位处于南北狭长地带,陕北榆林气候寒冷且风沙大。陕北、关中地区有煤矿,几年前,很多工人下矿毫无防护意识,不到四五十岁来看病的往往一查一个准:煤肺;关中地区包括陕南有金矿,下金矿的工人同样防护意识差,他们几乎没有医保等劳动保障,属于打零工挣钱,很多工人因煤肺、矽肺前来看病。而在我老家、药王孙思邈的故乡耀县,水泥厂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亚洲最大水泥厂。因受灰尘污染,原本在全国都非常有名的辣椒种植业衰败了,去过的人都清楚,那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

记得年前后,我科*支部组织*员到陕南一个叫「尘肺村」的村子义诊。当时的场景令人相当震惊:村民们穿着破旧衣服,生活条件很差,家家户户几乎主要劳动力都是「尘肺」。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全村里面年轻力壮的男性几乎都快要丧失劳动力了。村医院诊断过,于是带着片子前来,几乎每张片子都是「两肺弥漫性病变」,很多尘肺都是Ⅲ期,其中不乏合并有结核感染的,而他们竟对肺结核这种疾病所知甚少……这样的病人绝大多数属于职业病,医院看门诊的人很少,医院去就诊。之后,我们与那个村还建立了联系,陆续去过几次,也把重症病人接进院里治疗。可这样的疾病很难治愈,肺移植对他们来讲不可能实现,一个家庭根本拿不出数十万费用。因此,很多人基本上在30至40岁左右就丧失了劳动能力……由于煤矿多、水泥厂多,居住在那里的人吸入的粉尘就多,所以罹患职业病如尘肺、矽肺的病人非常多。这些患者几乎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一倒下,相当于他们的家庭「天就塌了」……当然,近几年,*府加大了治理力度,这种情况已经不多见了。

经过这些年所见所感,我更加深刻地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这个科室需要有个飞跃。而这个飞跃就是必须要让所有人都认识到呼吸科的重要性,以及它应该如何发展。我们急切地需要一个能够高屋建瓴的人来帮助我们做一次报告,相当于召开一次动员会,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

当我把想法报告给王院士后,他同意了,我们立即着手安排。去年全国呼吸年会结束后的元月19号,我们邀请了王院士到陕西做报告。学科要发展不光是呼吸学科这一个科室要发展,它牵涉到多学科合作,医院的呼吸相关的学科群建设。因此我们把范围扩大到陕西省,开展了学科建设院士讲坛。会上,王院士语重心长地向大家提出了他的看法和观点……西北医院最近几年都发展较快,医院(如中日、广州呼研所、湘雅、华西等)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才能尽快跟上同质化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各个方面都向规范化建设尽快靠拢、补齐。从陕西省到西安交通大学、医院,各层级都给予了我们重点支持,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你没有理由做不好。

这几年,呼吸学科能不断得到重视,我认为一是得益于这些年王院士的不断呼吁,二是经历了三次「大事件」为契机——非典、甲流和这次新冠。

尤其记得年甲流爆发时,医院当时让我紧急接管发热门诊,我每天在呼吸科和发热门诊两头跑,有一幕画面至今在我脑海:夜里发热门诊的患者排起的队伍能到1里多长,密密麻麻。很多患者都是重症,那时并没有强调人与人之间需要间隔多远,对传染病也没有太多防范要求。一个医院,化验、检查、拍片、看病全都在一个地方。当时发热门诊很多大夫是从全院各科室临时抽调来的,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大夫来了以后根本不知道病人该做哪些检查。记得有一天早上来了一个23岁年轻小伙,39℃以上的高烧持续不退,气短、痰中带血,面对这样的重症患者大家却不认识,小伙子每天白天来打激素退烧,打完就回家。我发现他后,马上带他去查氧饱,血氧饱和度不到90%,已经有呼吸衰竭,再照CT一看是双肺弥漫性病变,赶紧联系重症监护室送了进去,进去不一会儿病人就上了呼吸机……这样的病人显然是重症病*性肺炎,且情况危急,处理不好就有生命危险。我把情况如实向院长汇报,院里立即引起了重视,之后每来一批发热门诊大夫我就培训一批,甲流应该如何查?重点需要做什么?哪些是危重患者?轮番培训后,诊疗效果也明显提升。

PCCM科规建让我们有了「标准」可依、「模板」可参……想把科室带到一个「高度」上,水平决不会是过去想象中的那个「大西北」

正因我科有了年「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额度1.5亿元)的支持,我们的科室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年起,我科每年大量招收博士,现已招聘近30名博士。他们来源很广,协和、首医、北大、浙大、湘雅、复旦……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我科现在有5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陕西省科技新星、2名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PCCM科规建的每一条要求和细则,都让我们有了「标准」可依,有了「模板」可参。

我想,假如现在再让我们遇到30多年前那个铜川的患者,诊断不清的历史可能不会再重演。因为我们现在不仅有先进的诊疗手段,更有多学科MDT讨论,每周三业务学习,周四下午疑难病例讨论,每年30场的学术会议,现在我们更有信心去解决过去临床上难以诊治的疑难病例。就在前几天,我们还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复杂病例:

这是一个从汉中来的患者,午后低热、咳嗽,症状较轻,患者是走着来看病的。入院前两星期在我院耳鼻喉科做了中耳炎手术。手术前做胸部CT时发现右肺上叶有3个结节,其中两肺下叶有实性结节,有支气管充气征。像这种结节我们往往考虑为炎症,又或者是肺腺癌或者淋巴瘤。收住院后我们就给他做了气管镜,用超声小探头探查发现病灶后取活检。做完活检患者开始发烧,天天39℃,开始吐白粘痰,然后痰中带血,最后每口都是血痰,病人的血色素从g/L掉到70g/L,肺上阴影则快速进展,一周一个大变化。

首先我们考虑他为感染性疾病。真菌不能除外,细菌也可以,但治疗过程中又发现,从基本的头孢联合喹诺酮及抗真菌治疗上升到更高规格的联合用药,都没有效果。用药10天后,这个病人的情况越来越重,双肺几乎变成白肺。这个患者有几个特点:对激素特别敏感;发热时听力明显下降并双侧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多种方法(包括mNGS)检查病原体都是阴性。我们用了40毫克甲强龙后体温可正常28小时。但自身抗体、ANCA也查过,都是阴性,也没有多系统损害。为了这个病例我们几次组织全省MDT讨论,经过3次激烈讨论,大家认为首先应该考虑感染,自身免疫病,包括血管炎等其他疾病可能性小。就这样,一边讨论一边治疗一边调整方案,还是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但最终通过反复复查各项指标,还是得出了准确的结论,这个病人就是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像这种临床上很复杂的病例,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多学科会诊的方式,加上先进的检查手段,通过逐步排除最终明确诊断。PCCM科规建带来的好处就体现在这里,通过提升呼吸相关学科群的诊疗水平加强了呼吸学科的能力建设。

你若现在问我,让我选择是愿意回到乡镇当赤脚医生呢,还是留在这里建设好这个科室?我的选择是肯定的:一定要把这个科室带到一个更高水平上……尽管这里是西北,但水平决不能是过去人们想象中的那个「大西北」。

而现在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和短板,依然是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诊疗——它涉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等多个学科,但各学科之间联系很少,确实需要进行MDT讨论。因此,建立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诊疗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是我们目前PCCM科规建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必须抓紧完善……

专家介绍

杨拴盈

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大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兼胸膜疾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兼肺癌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肺癌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肺部疾病杂志》、《中国肺癌杂志》、《国际呼吸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常务编委或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篇,SCI66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相关指南、共识16部。

采写/视频编辑: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刘旋

本文完

排版:Jerr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