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玲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19/9203314.html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分为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其中粉彩最为美艳多彩,粉彩瓷制作中有一道工序名为扒花,工艺繁杂,能将陶瓷作品呈现出浮雕质感。张文月11岁开始学徒,到81岁一直坚持着......
大师简介
张文月男,聋人,年出生,11岁学徒,扒花技术达到一流,被世人称为扒花大王,所出高档粉彩精品,多数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瓷赠送外宾,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接待过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无数中外游客。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优秀传承人。
张文月与扒花工艺:
扒花又叫“粉彩轧道瓷”,指的是粉彩和轧道的工艺有机结合。
在瓷胎坯体上施以红、黄、绿等各种色釉作为底色,然后再在“锦地”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刻印出极为细小的纹样,其中以凤尾纹最为常见,也最为典型。
扒花瓷器,颜色绚丽、装饰繁缛,虽然能将陶瓷作品呈现出浮雕之感,但工艺极为繁杂。扒花不能打底稿,从起笔到收尾要一气呵成,花纹要大小一致,布局均匀,不能出丝毫差错,也不能在瓷胎上留下空白。
扒花极为耗时,一只高厘米、直径85厘米大小的花瓶,在不出差错的情况下,工匠需要连续扒花一个半月才能完成,烧制出一个如此大小的粉彩瓷成品,更需要耗时三个月。
扒花工作是枯燥无味的,长时间劳作对眼睛和颈椎会造成很大负担,从事这一工作的工匠大多都患有有不同程度的腰椎或颈椎疾病。
扒花过程中还会刮开大量釉料粉尘,长年累月吸入体内堆积在肺部,会造成矽肺病,张文月老人就是因为此病而被迫停笔。
张文月病倒后只能回家休养,传统手工制瓷作坊内的工作却不能停,罗细堂不顾年迈体弱,毅然坐到了“粉彩扒花”工作台前,替老伴继续工作。
“母亲11岁学习扒花工艺,算来至今60年了。”罗细堂的女儿张彩球说,只要母亲身体健康,她会一直在这个位置坐下去,我们后辈也会一直支持她。
总的来说,这种装饰繁缛的器物对工艺的要求极高,极其考验匠人的技术水平和心态。
张文月优秀作品赏析
蓝地耙花葫芦瓶
绿地扒花花鸟将军罐
黄地粉彩瓜瓣花鸟瓶
在无声的世界里,张文月大师几十年专注扒花粉彩瓷,创作了一件又一件惊艳的作品。
梅红扒花牡丹图水洗
粉彩粉地扒花四条屏
松鹤图文刻画细腻,晕染手法独特,独具立体感。瓷板画整体层次分明、笔法严禁,仙鹤神态跃然于瓷上,散发出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此款瓷板画被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粉彩黄地扒花瓷板画是张文月高档粉彩精品之一,色彩深浅分明,立体感极强。扒花工艺从落针到收针几乎是一气呵成,历经数月完成,不计成本,只求高品质。
或许正是在寂静的环境、无声的世界里,不被外界所纷扰,造就了娴熟的手法,超凡的技艺,他的作品艺术价值极高,深受买家追捧与收藏。
王掌柜坚持以弘扬瓷文化为己任,
我们不仅有优质的瓷器,还有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品瓷、赏瓷、抒发情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