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矽肺病必将是一个历史名词 [复制链接]

1#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253-1.html

矽肺病不是原发病,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粉尘所引发的肺部疾病,是职业病,民间也叫“尘肺”。身患“尘肺”,是一种无法诉说的痛苦,对于任何患者来说,人生剩下的大概只有绝望。新京报日前报道了浙江省医院,病人和医生调侃,“无论是治疗的内容和条件,这里都医院”。

医院曾是中国最大萤石生产企业东医院,以救治接触粉尘而患有尘肺病的矿工为主。据东风萤石公司的两篇论文统计,累计发现的矽肺病患者在人以上,因矽肺病及并发症死亡的矿工在人以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医院医院,收治公司的尘肺病人。后来,随着公司的多项防范措施,矿工的工作环境显著改善,新发现的尘肺病人越来越少。

年,东风萤石公司破产,医院也从职工医院医院,自负盈亏。照顾公司留下的尘肺病矿工的生命末段时光,成了医院最后的使命。终有一日,随着医院关闭、尘肺病人全部离世,“尘肺病”或许就一起湮没在历史中,成为中国工业史上的一个词条,标记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

审视这段历史中的这些病人,如同审视寒夜一样五味杂陈:同情,怜悯,还是庆幸,好奇?

几乎每一个方面都不该被谴责过多:医院,救治这些病人,也同时改进了多项技术和设备;社保对他们的相关治疗进行了减免;国家层面早在年国务院就发文要求厂、矿企业注意矽尘的危害;国家民政部门对职业病有特殊的救助政策……

可多个人生确实毁了。年到年,在医院去世了名病人。活着的人也如同废人,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知识的光芒也照不进他们的人生。他们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尘肺”却让他们“拖累”了一家人。这一切都成为时代的代价,醒目地标记着粗放生产的过去。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工业起步都困难。那个时代的人们,沉浸在“推翻三座大山”的喜悦中,在岗位上以奉献为荣。从东风萤石公司到村里务农,被人们冠以“下放”之名。改革开放之前,资源型产业粗放原始的生产方式、缺失的劳动保护措施导致了职业病的爆发,后续虽有补救,但是高昂的医治成本、无法逆转的病理特性让他们成了沉重的社会压力和时代负重。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技术手段的进步,粗放生产、以牺牲环境和劳动者健康为代价的工矿企业逐步转型或关停。以北京为例,房山、门头沟等地关停的煤矿、石灰矿等企业不下千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生产方式逐步转变提升,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考量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是被写入国家制度体系。这些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在经历了无数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执政理念。

负重者识重,是对过往的尊重与致敬;负重者恒心,是对远方的许诺与向往。审视“尘肺”的时代负重,如同凝望寒夜;但让我们内心无惧的是,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未来,“矽肺病”这个令人绝望的词汇必将是一个历史名词。

□媒体人李祥

编辑张树婧校对李项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